我的訂單
我的地址
收藏的商品
骨骼模型 關節模型 肌肉模型 感官系統 呼吸系統 消化系統
購買:
天聖針灸銅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它集宋代及以前中國針灸學、雕塑藝術學、冶金鑄造學、文字學等多學科之精華,開創了應用銅人進行實用教學的先河,被視為國寶。該銅人由北宋翰林醫官、醫學家王惟一設計製造。
針灸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宋代以前只有文字敘述或圖形表示,而且錯訛較多。北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宋朝廷徵集、校訂醫書,王惟一奉命纂集舊聞,訂正謬誤,考訂針灸著作。他按人形繪製人體正面、側面圖,標明腧穴的精確位置,並結合古今臨床經驗,彙集諸家針灸理論,著成醫書3卷。宋仁宗認為“古經訓詁至精,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下令“創鑄銅人為式”。於是,王惟一負責設計,朝廷組織工匠,於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以精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宋仁宗下令將一具銅人置於醫官院,另一具銅人置於大相國寺仁濟殿。
針灸銅人仿成年男子而制,全裸直立,身高162cm,胸圍88.6cm,共有穴位657個,穴名354個。其造型逼真,結構精巧,四肢內有木刻骨骼,體腔內有木製臟腑,軀殼由前後兩件構成,可分可合。其軀殼外刻有穴位名,各穴均與體內相通,外塗黃蠟,內灌水或水銀,用針刺中穴位,則液體溢出,稍有偏差則針不能入,因而可作教學或考試之用。據記載,當考核學生掌握針灸技術的熟練程度時,先將銅人體內灌滿水,再在銅人表面塗上一層黃蠟,遮蓋住各個穴位。學生如果扎准穴位,水就會從孔中流出,否則無水流出,以此來斷定成績。銅人鑄成後,王惟一以前所撰的針灸著作也被命名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該書由朝廷頒行全國,與針灸銅人相輔行世。此後,歷代朝廷均視銅人為國寶,稱之為“天聖銅人”。天聖銅人在北宋國都開封陳列了整整100個年頭,為我國針灸學的發揚光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公元1127年,金人攻入宋都,宋皇室攜銅人南逃,途中丟失一具,另一具被帶至南京。公元1232年,南宋當局為了議和,以針灸銅人為貢品獻給忽必烈,後忽必烈將其由汴京移至大都(今北京市)。至明代,天聖針灸銅人下落不明。上個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拆除明代北京城牆的考古工作中,相繼發現北宋天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碑殘石,激起了人們研究宋代天聖針灸銅人的興趣。1985年,開封市成立了以時任市衛生局副局長侯澤民為組長的重鑄宋代天聖針灸銅人的研究組。3年後,重鑄成功,重鑄的銅人仍置於大相國寺內。
注意:此銅人為定製品,如有需要請聯繫客服。